close
看到有些有趣的討論
是關於dosing
under the line dosing 與 up dosing
題外話
對於自己的工作,老實說有時候真的很慚愧
到目前為止的三年
關於咖啡的經驗,總是一直在搜尋、建立、打破,然後再搜尋、建立、打破
對於自己的概念與想法總是無法說明清楚
咖啡好玩也不容易捉摸呀
對於商管學院的我
有時在屬於理工的技術與沖煮探討裡頭,總是比較辛苦的在學習
昨天晚上玩了under the line dosing 與 up dosing
不管克數,固定刻度、裝粉與沖煮不放水
圖上為自己最近的裝粉量
距離line約4~5mm
鎖上把手後在拆下,可以清楚看到有被分水濾網螺絲頭挖洞
沖煮完的粉餅
明顯較為濕軟,但不至於積水
咖啡粉膨脹約與line等高
20秒約25~30cc
上圖為刻度不變將粉量填至快要與line平行
鎖上再拆下把手
可以看到粉餅表面除了被濾網黏走一大塊外
還可以看到粉餅上有一圈濾網的痕跡
不管一樣繼續上把手沖煮
沖煮完的粉餅的高度似乎跟沖煮前一樣
表面乾燥,很硬
41秒10cc不到
為了得到較OK的流速將刻度調粗半格
這是沖煮完的粉餅表面
36秒25~30cc
up dosing 左:刻度調粗 右:刻度不變
試過的想法
覺得under the line dosing
表現出較為圓潤的口感,豐富度還不錯
題外話
上圖為single濾杯裝了8~9克的粉
約20秒25~30cc
味道也很圓融,香氣好像有更豐富的錯覺
全站熱搜